近期钢厂减产、停产似乎已成常态,而面对钢市资金链紧绷,当前依然在“死扛”的钢厂,更多的选择了通过减薪、裁员等方式来降低成本。而这也紧是一时之际,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钢市所面临的问题。日前,永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吴耀芳在接受采访时说“钢铁作为传统行业,总体要往高端化、高新化方向发展”。
一、减薪裁员“不绝于耳”
近日“裁员潮”袭击了河北钢铁,钢厂希望通过裁员来降低生产成本。我们了解到,河北省武安、邯郸、石家庄等地,一半以上的钢厂裁员10%-30%,部分钢厂裁员1/3以上。在钢铁重镇唐山,部分主导钢厂裁员25%,“四班倒”变成“三班倒”。
钢铁产能比中国第二大产钢省江苏还大的唐山,全面停产的钢厂已达十数家之多。成联、粤丰、安泰、兴隆、建邦等多家民营钢企陆续停产。上月唐山松汀钢铁因拖欠电费问题停产,而在唐山地区松汀钢铁仅是一个缩影,当地实际减停产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较多。我们了解到,自上月下旬起,安源萍钢、山西晋钢、西王特钢、首钢长治等地区均存在多条生产线停产检修的现状。
当前临近年底,钢厂减产停产裁员现象增多,钢厂“关门大吉”的传闻不绝于耳,而我们所听到的仅是钢厂减停产的冰山一角。钢市低迷已成定局,钢铁行业或进入实质性的去产能阶段。
二、在逆境中寻求突破
近几年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严重,而下游需求市场依旧不理想,钢厂资金链紧绷,生存困难。更多的企业无奈也不再“死扛”,减停产的民营企业增加。而当前依然在“死扛”的钢企日子也难熬,普遍存在降薪、裁员的现象,这在当下看来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但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直以来被人们广泛谈论的“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但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却在少数。
“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行业再艰难,也要谋发展,在逆境中寻求突破。”永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吴耀芳说。永钢集团在严重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成功的实现了转型升级。
首先,是“产品高端化+服务”的战略。永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吴耀芳认为“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一方面还要进口,这意味着,‘产品高端化+服务’就是我们行业升级的一个方向。”根据“高端+服务”的战略,近几年永钢集团没有一味的扩大规模。而是坚持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不断提升装备水平,并配套先进的环保设施,为产品提档升级提供保障。
加强外贸出口,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产品质量好,物流快且精准的“服务前移,精准到位”的保障下,永钢集团一年出口新加坡市场达40万吨,而这占据新加坡总进口量的20%。永钢集团还通过了解客户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及时反馈及时调整。不仅拓展了高附加值产品客户,抢占高端市场,且还使得外贸出口再创新高。
其次,“一业为主,适当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永钢钢铁主业通过高端化、高新化,以及精准服务做强,还通过“二三产分离”,以体制机制转变为抓手,加强资源整合,剥离和组建了宏泰物流、精筑建设集团、永联旅游、沙洲风情等经济实体,面向市场做大做强。
永钢集团通过“产品高端化+服务”以及“一业为主,适当相关多元”的战略,根据实际情况逐渐调整自身以及市场发展策略,最终成功的实现了转型。以产业延伸和结构调整为主线,发挥“华夏第一钢村”优势,发展现代重工、物流、旅游、餐饮、金融等非钢产业,形成多个利润增长点,是永钢集团逆境突破的另一有效战略。
三、总结
在当前钢市寒冷的大背景下,钢市消费下滑,而钢市产能却不断在扩大,而在当下规模效益并非是钢铁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才是根本出路。低迷的钢铁行业亟待转型升级,央企也逐渐的启动了“互联网+钢铁”的模式,为我国钢铁行业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