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铁合金现货网 !
本网站所有产品价格仅提供参考

钢铁市场可能会“寒冬”不去“暖春”不来

 

 

 

  【导读】当前亏损、停产和产能过剩,正倒逼着这个一直不顾质量只顾着满负荷生产的行业停下来好好去调整和转型,而中国经济放缓的现实,对于钢铁企业意味着更大的灾难,即便宏观经济在明年初有所改观,但无法带动钢铁需求颠覆性转折。因此,未来将会是一个残酷的去产能过程,这是市场行为,也是钢铁行业的历史性时刻,通过优胜劣汰,淘汰环保不达标和资金链紧张的钢铁企业。

 

  一、寒冬继续,业内不看好2016钢铁行情。

 

  钢市低迷,价格下滑,交易不畅,业绩亏损已成常态。与此同时,钢铁行业还面临资金紧张,信誉度下降,银行抽贷“快且狠”及裁员、降薪潮来袭等等诸多尴尬。另外,由于饱受供应过剩之苦,中国钢铁生产商急需将更多的钢材产品销往国外,在实际处理过剩问题时,他们几乎只要达到“减压”目的,就会不计盈亏地签单。

 

  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钢材消费量6.68亿吨,较2014年预测值7.0亿吨低300万吨,主要是受到经济增速下滑超预期和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影响,尽管现在已经纷纷开始停减产,但中国钢铁产能压缩的力度仍然较小,难以“入木三分”取得明显成效;钢材产能削减的速度也同样非常缓慢,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实现钢材市场供应与需求关注的再平衡。

 

  目前我国粗钢产能过剩至少2亿吨,在当下市场低迷、企业困难加剧的情况下,当前破解钢铁业的发展难题,必须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但在整个市场上的企稳因素稀少,利空因素继续集聚,2016年我国钢铁行情下行趋势还将延续。

 

  二、钢铁原料铁合金面临分叉口,行业洗牌加速。

 

  纵观钢铁原料之一的铁合金行业何尝不是如此,2015年国内铁合金各品种价格均创出历史新低,主流品种无一幸免,铁合金行业来到了史无前例的分岔路口,是生存还是毁灭,均在考验铁合金行业的每个人。

 

  据数据统计,2014年全年下达淘汰铁合金产能234.3万吨,完成259.44万吨,虽超额10.7%完成任务,但难解铁合金行情高产量的窘境,2014年我国全年铁合金总产量3786万吨,淘汰率仅为6.8%。而今年前三季度,53家上市钢企的净亏损总额也达到212.17亿元,去年同期尚盈利67.04亿元,其中31家企业亏损,占比近六成,尽管越生产越亏损,但不少钢厂仍需要保持高炉开工以维持现金流和市场份额,企业害怕高炉一停工就再也开不起来的风险。

 

  但随着国内经济的放缓,铁合金行业的发展都需要钢铁产品的大力支撑,在钢铁行业短时间内难出现好转的情况下,预计未来几年甚至更长一段的时期内,中国铁合金行业必定会随之加速洗牌、淘汰、发展。

 

  三、“互联网+”成为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新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钢企普遍严重亏损的阶段,减产并不能使得钢价止跌回升,而行业仍无法摆脱集中度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抗风险能力偏弱等问题时,“互联网+”不仅是钢铁电商平台的建设,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全产业链的运营协调和整体优化,进而形成供应链协同,从而具有明显的优势。截至2015年上半年,国内钢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总注册用户数达到64.8万,新增用户数为6.58万,交易用户数为9.9万;国内钢铁电子商务市场的钢材交易规模达到6259万吨,成交额达到1650亿元,成交均价为2636元每吨。

 

  随着今年我国出口的激增,仅单靠钢企自身的努力还是不够,而钢铁电商平台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凭借平台自身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钢铁电商的跨界业务,通过平台所掌握和拓展的出口渠道,为国内钢企提供缩短交易流程,拓展销售半径,加深予海外市场客户联系的机会。

 

  四、总结: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钢铁产能压缩的力度仍然较小,难以“入木三分”取得明显成效。铁合金产能削减的速度也非常缓慢,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电商平台的运行正是解决了当前钢铁及铁合金行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它不断降低了流通成本,也促进钢铁产业链条的融合。此外,还有助于企业之间合理配置资源,在市场的驱动下结成产业联盟,进而提高产业集中度。还有针对钢铁订单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钢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跟踪市场需求信息和产品使用信息,实时更新产品规范、质量规范、工艺规范,形成客户需求导向。

 

  现在无论是钢铁企业还是铁合金企业都必须克服困难,改革创新,优化管理,转型升级,降低成本,通过兼并重组,引进新的商业模式(如钢铁电商等),实施产品结构调整,扩宽销售渠道,开拓新的市场,才能度过漫漫寒冬,迎接行业春天。

凡未标注来源自铁合金现货网的文字报道及图片等作品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