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6月8日钢铁指数公司评估,对华即时交割的基准铁矿石价格为每吨63.8美元,较4月初每吨46.7美元反弹逾35%。进口铁矿石价格反弹,其中潜在三大风险须引起关注。
铁矿石刚性需求乏力,价格反弹难以持续。首先,国内钢材销售迎来季节性淡季,内需不足。今年5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持续降雨,建筑工地施工进度放缓,螺纹钢等钢材需求萎靡,库存增加,6月5日,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为629.39万吨,比前一周增加了1.9万吨,增幅0.3%。
其次,钢材出口遭遇重重技术性贸易措施,外需受阻。美国钢铁生产商近期指控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倾销耐蚀钢,并计划提交一份对我国冷轧板卷反倾销的投诉材料;欧盟从3月开始对自我国和我国台湾进口的冷轧不锈钢板征收惩罚性反倾销税;除美国和欧盟外,加拿大、秘鲁、墨西哥、巴西和土耳其等国家均对我国钢材出口提起或计划提起反倾销调查。
第三,小型钢厂持续亏损面临减产,内需缩减。近期价格大幅波动对于小型钢厂影响较大,价格上涨已导致小型钢厂出现每吨一二百元的亏损,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大,在需求疲软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减产在所难免。
铁矿石高价补充库存,后期利润难以乐观。截至今年6月7日,我国港口进口铁矿石库存继续下降,31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7868万吨,较前一周减少了61万吨,降至2013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受港口库存下降和进口量不断下降双重压力影响,港口现货铁矿石价格从4月份的每吨46.7美元,涨至目前每吨64.8美元。
虽然目前铁矿石港口库存降至两年来新低,但仍难以掩盖供应过剩的实际,拖累铁矿石价格上涨趋势无法持续,近期预计价格小幅震荡,中远期铁矿石价格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如若企业跟风大量采购,极易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在产品销售端遇阻的情况下利润难以乐观。
铁矿石产量不降反增,恶性循环难以破除。近年来,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全球三大铁矿石企业面对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的行情,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降低产量规避风险,反而进一步增加产量,向市场倾倒货物,以期排挤对手,抢占市场份额。澳大利亚皮尔巴拉港口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主要停靠必和必拓和FMG公司的黑德兰大型散货出口码头,5月份出货量增至3800万吨,去年同期为3605万吨,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规模从4月份的3010万吨攀升至5月份的3170万吨。
本轮受库存不足等利好消息导致的价格反弹,并不会对三大铁矿石企业的产量产生实质性影响,短货需求会被迅速满足,价格下行压力依然持续,铁矿石市场价格依然不够理性。
在此,山东威海检验检疫局提醒相关企业:合理安排进口计划,确保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利润风险;通过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市场分配国内外比例、创新新型钢材、发展高端产品等方式提高产品销量;近期,国家对进口铁矿石开展放射性、固体废物、外来杂物、有毒有害物质等检验检疫项目监测工作,为保证国内进口商利益,企业宜提前采取措施。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