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现货网7月24日报道:对23家具有长流程钢铁生产工艺的钢铁上市公司2018年资产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长流程钢铁上市公司2018年资本结构的调整特点,并对个别具有显著差异性的公司进行准确识别。
2018年23家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下降
资产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23家钢铁上市公司2018年底资产总额为16511.9亿元,同比增长了514.41亿元;所有者权益为6992.86亿元,同比增长了939.16亿元;负债总额为9519.04亿元,同比减少了334.79亿元。鉴于所有者权益增量是资产总额增量的1.8倍,可初步判定23家钢铁上市公司2018年资产总额合计值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所有者权益的增长。这也意味着23家钢铁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整体法,即负债合计值与资产合计值之比)出现了下降,资产结构得到了优化。
23家钢铁上市公司中,仅有首钢股份2018年所有者权益同比下降了1.44亿元,其他22家上市公司2018年所有者权益同比都是正增长;有13家上市公司负债总额出现下降;仅有宝钢股份、本钢板材、太钢不锈、酒钢宏兴4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出现下降,且这4家上市公司负债总额在下降,所有者权益在增长,即这4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下降是源于负债总额的减少量超过了所有者权益的增量,但其资产负债率却因此出现了下降,因此这4家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得到了良性调整。
2018年资产总额增长的19家钢铁上市公司中,山东钢铁、新兴铸管、首钢股份3家上市公司负债总额的增量超过了所有者权益的增量,如山东钢铁负债总额增长了116.01亿元,而所有者权益仅增长33.01亿元。鉴于这3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增长是由负债总额增长所拉动,并使其资产负债率出现了增长,因此这类资产结构的调整方式是需要进一步改善的。三钢闽光等16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增长是由所有者权益增长所拉动,其中仅三钢闽光所有者权益增幅低于资产总额增幅,导致资产负债率出现了增长,其他15家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幅高于资产总额增幅,资产负债率随之下降。资产负债率下降的15家上市公司中,华菱钢铁、马钢股份、杭钢股份、南钢股份、安阳钢铁、包钢股份、韶钢松山、鞍钢股份、柳钢股份9家上市公司负债总额是下降的,这种资产结构调整方式是健康的,预示着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增强。如华菱钢铁2018年负债总额减少了113.55亿元,所有者权益增加了116.6亿元,从而使资产总额增长了3.06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17年的80.54%降至2018年的65.12%,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总体看,宝钢股份等19家钢铁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出现了下降,其中柳钢股份、韶钢松山、华菱钢铁资产负债率下降幅度均超过了10个百分点,且多数钢铁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与所有者权益的增长密切相关,表明多数钢铁上市公司资产结构的调整方式是健康的。
流动资产增长是资产总额增长的首要影响因素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资产总额等于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之和。一般来讲,流动资产比非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强,流动性大的资产风险较小,收益相对较高,即流动资产的增长,特别是资产流动率(流动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的增长,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2018年,23家钢铁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合计增长514.41亿元,占资产总额增量的比重为85.12%;非流动资产增长89.96亿元,占资产总额增量的比重为14.88%,即流动资产增长是23家钢铁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合计值增长的首要影响因素。
仅有宝钢股份、本钢板材、太钢不锈、酒钢宏兴4家钢铁上市公司2018年资产总额是下降的,其中宝钢股份、本钢板材是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同步下降。宝钢股份流动资产下降了132.04亿元,非流动资产仅下降了18.9亿元,因此宝钢股份资产总额下降首要影响因素是流动资产的下降;本钢板材流动资产下降了19.4亿元,非流动资产下降了14.25亿元,因此本钢板材资产总额的下降是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共同影响的结果。太钢不锈、酒钢宏兴2家钢铁上市公司是非流动资产的减少量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量,因此是非流动资产的下降带动了这2家钢铁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下降。
19家钢铁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出现增长,其增长特点可分为3类情况:一是仅有鞍钢股份非流动资产增量大于流动资产减少量,该公司非流动资产增长了24.88亿元,流动资产减少了16.68亿元;二是河钢股份、三钢闽光、新钢股份、沙钢股份、南钢股份、韶钢松山、山东钢铁7家上市公司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同步增长,其中韶钢松山、山东钢铁流动资产增量小于非流动资产增量,其他5家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增量大于非流动资产增量,如河钢股份流动资产增长了138.33亿元,而非流动资产仅增长了47.66亿元;三是马钢股份等11家上市公司流动资产的增量大于非流动资产的减少量,如马钢股份流动资产增长了63.07亿元,非流动资产减少了16.26亿元,从而使资产总额增长了46.81亿元。此类资产增长方式将促进资产流动率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这些钢铁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总体看,太钢不锈、酒钢宏兴非流动资产在减少,但流动资产在增长;河钢股份、三钢闽光、新钢股份、沙钢股份、南钢股份5家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增量大于非流动资产增量;马钢股份等11家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在增长,而非流动资产在下降。这18家上市公司2018年资产流动率均出现增长,表明其资产结构的调整是良性的。
速动资产和存货增减是流动资产增减的两大影响因素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速动资产、存货和预付账款等其他类别流动资产。23家钢铁上市公司2018年流动资产合计增长514.41亿元,其中速动资产增长了359.9亿元,占流动资产增量的比重为69.96%;存货增长了127.05亿元,占流动资产增量的比重为24.7%;预付账款等其他类别流动资产合计增长了27.46亿元,占流动资产增量的比重为5.34%。上述数据表明,影响23家钢铁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合计值增长的首要因素是速动资产的增长,其次是存货的增长,影响最弱的是预付账款等其他类别流动资产的增长。
速动资产增减情况分析
速动资产是指可以迅速转换成现金或已属于现金形式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及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018年,23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增长359.9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增长316.99亿元,应收票据增长69.85亿元,应收账款增长15.17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增长11.07亿元。同时,其他应收款下降了28.48亿元,“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下降了22.44亿元。上述数据表明拉动23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合计值增长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货币资金的增长,其次是应收票据的增长,由此可判定多数钢铁上市公司流动资产结构得到了优化。
多数上市公司货币资金等速动资产出现增长。2018年,有17家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出现了增长,有13家上市公司应收票据出现了增长。虽然23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合计值出现了增长,但有13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出现下降(见下表),这主要源于河钢股份应收账款增长了14.76亿元,宝钢股份应收账款增长了6.17亿元,华菱钢铁应收账款增长了5.33亿元,明显高于其他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增量,如果剔除河钢股份、宝钢股份、华菱钢铁,则其他20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合计下降了11.08亿元。仅有宝钢股份、马钢股份、华菱钢铁3家上市公司涉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其中宝钢股份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下降了30.84亿元,马钢股份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长了12.28亿元。鉴于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与钢材销售业务关联度较高,且货币资金增长还与企业净利润增长密切相关,23家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的增长,以及多数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下降,表明2018年钢铁市场供需形势要优于2017年,钢铁企业在实现钢材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销售回款情况要明显好于往年,同时企业盈利水平有所提高,对应着货币资金出现了大幅增长,多数上市公司资金状况较上年大为改善。
有17家钢铁上市公司速动资产同比增长,其中河钢股份速动资产同比增长了156.46亿元,占23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合计增量的43.47%。对这17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所包含的各类资产项目增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知:①河钢股份、华菱钢铁、三钢闽光、马钢股份、柳钢股份、酒钢宏兴、首钢股份、安阳钢铁、杭钢股份、凌钢股份、重庆钢铁、韶钢松山12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货币资金的增长,即货币资金增量占速动资产增量的比重超过了50%,且完全高于其他速动资产所占的比重。其中马钢股份、安阳钢铁、柳钢股份、重庆钢铁、杭钢股份、韶钢松山的货币资金增量占速动资产增量的比重超过了100%。②南钢股份、山东钢铁、包钢股份、八一钢铁、新钢股份5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应收票据的增长,即应收票据增量占速动资产增量的比重超过了50%,且以较大优势领先于其他速动资产增量所占的比重。其中山东钢铁、包钢股份应收票据的增量分别为39.12亿元、34.51亿元,在23家上市公司应收票据增量排序中居前2位。
太钢不锈、沙钢股份、新兴铸管、本钢板材、鞍钢股份、宝钢股份6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同比减少。可将这6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下降情况分为5类:①宝钢股份速动资产下降了53.77亿元,速动资产减少规模在23家上市公司中居首位,主要影响因素是其他流动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的下降。比如,该公司其他流动资产下降了76.06亿元,主要是理财产品下降了61.3亿元;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下降了30.84亿元,应收票据下降了27.27亿元。②鞍钢股份、沙钢股份速动资产下降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应收票据的下降,如鞍钢股份速动资产同比下降了30.12亿元,其中应收票据同比下降了25.09亿元;沙钢股份速动资产同比下降了4.31亿元,其中应收票据同比下降了3.19亿元。③本钢板材速动资产下降主要受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同步下降的影响,如该公司速动资产下降了9.32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下降了4.7亿元,应收票据下降了2.66亿元。④太钢不锈在货币资金出现增长的前提下,速动资产出现了下降,主要源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的同步下降,且二者的减少量抵消了货币资金的增量。比如,太钢不锈货币资金增长了3.05亿元,但应收票据下降了2.19亿元,应收账款下降了2.85亿元,从而拉动速动资产下降了2.16亿元。⑤新兴铸管速动资产的下降主要是受其他应收款下降的影响,如该公司货币资金增长了19.33亿元,但其他应收款下降了26.27亿元,主要是新兴铸管收回股权转让款及芜湖老厂区土地补偿款所致,即该公司货币资金的增长与其他应收款的下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综上,韶钢松山等12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货币资金的增长,新钢股份等5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应收票据的增长;太钢不锈、新兴铸管货币资金出现增长,其速动资产的下降在某种程度上是速动资产结构的优化。总体看,上述19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结构得到了改善。
存货增减情况分析
存货下降通常意味着存货的资金占用量下降,有利于企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2018年,酒钢宏兴、河钢股份、本钢板材、马钢股份、华菱钢铁、安阳钢铁、杭钢股份7家上市公司的存货出现了下降,其中影响河钢股份、安阳钢铁存货下降的首要因素是原材料库存的下降,如河钢股份存货下降了8.98亿元,主要是原材料库存下降了11.45亿元所致;酒钢宏兴、杭钢股份存货下降是受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及库存商品的同步下降所致,如酒钢宏兴存货下降了9.43亿元,其中原材料库存下降了3.76亿元,产成品及库存商品下降了4.83亿元;本钢板材、马钢股份、华菱钢铁3家上市公司存货的下降,主要受原材料库存以外因素的影响,如马钢股份存货同比下降了3.92亿元,主要是受产成品及库存商品同比下降6.95亿元的影响。
2018年存货增长的上市公司有16家,且这16家上市公司原材料库存全部是增长的。这16家上市公司存货增长情况分为3类:一是八一钢铁、太钢不锈、鞍钢股份3家上市公司库存增长是由产成品及库存商品增长所致;二是新兴铸管存货增长是土地开发成本增加所致,是23家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由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及库存商品以外因素所导致的存货增长;三是宝钢股份等12家上市公司原材料库存增量占存货增量的比重均超过了50%,即这12家上市公司存货增长主要由原材料库存增长所致。
上述分析表明:多数上市公司在钢材销量增长的前提下存货出现增长,一方面源于原料采购价格上升所导致存货的货币价值上升,另一方面源于生产规模的扩张导致存货数量的适度增长。
综上,2018年,华菱钢铁等15家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幅高于资产总额增幅,资产负债率随之下降;另有酒钢宏兴等4家上市公司虽然资产总额出现了下降,但负债总额在下降,所有者权益在增长,其资产负债率因此出现了下降。上述两类资产结构调整方式都是健康的,预示着这19家上市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增强。盈利水平的提高带来流动资产规模的增长,2018年,有17家上市公司速动资产实现增长,有18家上市公司资产流动率出现增长,表明多数上市公司短期偿债水平有所提高。更多硅锰、硅铁、铬铁行情信息请继续关注铁合金现货网。
Copyright © 2012 - 2016 铁合金现货网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ervice@thjb.net 豫ICP备15026427号-1